欢迎您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学风建设专题网站!
信息检索   
   

优秀团队和科学家

首页 >> 优秀团队和科学家 >> 优秀科学家 >>  文化、艺术学科“领路人”——记黄会林教授 2014-05-05   文章来源:  作者:

       黄会林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历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系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黄会林先生在她从教的60余年间,新中国大学的第一个影视学博士点,成为全国高校影视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随后建构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体系。黄先生先后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提出影视民族化和“第三极文化”学术理论,并一手创办了北国剧社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从教学到育人,从科研到创作,先生开创了很多“第一个”,堪称“领路人”。

一、建构艺术学科体系

      提起黄会林先生,北师大校园里的师生们几乎无人不知,这位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黄奶奶”的八十岁老人,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首先还要从这座学院说起。黄会林先生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12年,结束了中国高校没有电影博士教育的历史,完成了我校艺术学科从重建到多元的开拓。

1.从零起步,创建我校影视学科。带领艺术学科从重建到多元逐步发展,形成了当前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科架构。
      1992年从零起步,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创建最早设立于艺术学科系列的影视学科。1993年获批全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点;1994年招收全国高校首届影视教育专业本科生;1995年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并有了影视学科全部覆盖的2个硕士点,被同行称誉为“三年三大步”。
       黄会林先生带领我校艺术学科逐步获批全国首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高校首批“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市重点学科(电影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影学,目前全国惟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影视学)、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招生培养试点单位。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下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含书法)、戏剧戏曲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设计学全部8个硕士点,使我校成为国内最早覆盖艺术学全学科的高校。

2.着力于艺术与传媒之双翼飞翔,创建“一体两翼”的艺术学科体系。
      发展艺术学科专业的布局思路,着力于艺术与传媒之双翼飞翔。在艺术学科领域,影视学科因拥有本学科全部2个博士点,构成特有的学术体系,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同时又有艺术教育多学科综合实力;形成以“影视传媒”学科牵头,各个姊妹艺术学科亲密组合的态势,合成为“强势群落”。
      在专业有机整合基础上,力求以艺术教育体现综合大学的人文理念,传达社会科学的文化品质;并以传媒教育拓展实践学科的社会空间,逐步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二元组合的学科配置,使学院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建制全面重点突出的独特艺术学科。

3.学科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我校电影学成为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经多年经营,学院团队建设,正高、副高和教师的整体人数有很大增长,外聘国内外权威专家40人,形成老、中、青三代结合,富有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的学科梯队。

4.筹集资金,建成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大楼,购置设备,为学院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经过多方奔走,获得社会关注和学校、教育部大力支持,2001年建成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大楼。内含8门艺术学科不同功能用途,及全功能剧场、现代化演播厅、高端数字化录音棚等设施;由一无所有到拥有万元以上仪器340台,设备总价值约1139万元。

5.提出并践行依托综合类高校多学科背景的艺术教育理念。
      提出综合类高校(师范院校)的影视教育是依托于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教育,不同于专业性院校的技能型教学,而应是宽口径的理论素养与因人而异的实务型培养相结合的艺术教育理念。黄会林先生任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首席专家。在艺术学科取得巨大发展的过程当中,黄会林先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关键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披荆斩棘致力于科学研究

       梳理黄会林先生的学术生涯,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倡导“民族化”学科方向,构建本土化的影视艺术理论体系。
       黄会林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影视理论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是倡导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与构建中国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开拓者,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民族化研究的热潮。有针对性地揭示我国影视模仿、克隆西方状况,产生很大推动作用;提出具有中国文化性的影视理论,站在全球视野中看取中国影视民族化的必然性;在如何实现影视艺术“民族化”这一重大命题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系统阐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路、构想与方法。我校影视学科得到同行充分肯定,被认为具有“旗帜”性质。199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首开刊登影视论文的先例,其“编者按”指出:“总结民族化的影视艺术发展规律,是影视理论界应当探讨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就现有理论来看,绝大多数是西方影视理论的翻译和介绍,本土化的影视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尚未见到‘中国影视美学研究’这一系统论题的正式提出。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提出了‘中国影视美学’的概念,并对中国影视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合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完成《中国影视美学》丛书(8种)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出发,对传统美学进行深入分析考察,从中国美学独特视角观照中国影视乃至世界影视。被专家评为:“为创建中国影视美学的本土体系而努力,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初步建立起中国本土的影视美学理论研究体系”(《人民日报》)。
主编《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14种)内容基本覆盖影视专业重要领域,强调影视学科的交叉性与前瞻性,在“史”与“论”相结合的基础上下功夫,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其中多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入选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黄先生以中国美学的独特观点研究中国影视戏剧现象,从对作品与作者分析中,提炼发掘具有本土文化意蕴的风格元素与学派思想;用民族传统美学范畴中“情理”、“形神”、“虚实”、“气韵”、“境界”等解读我国影视戏剧艺术的民族化品格。出版《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艺苑咀华——影视戏剧研究论文集》、《世纪碰撞——中西文化纵横谈》、《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艺苑论谭:放言影视戏剧艺术民族化》、《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等专著。

第二阶段:在跨学科视野中进行影视受众研究。
       黄先生专著的《影视受众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别围绕中国影视受众、电影受众和电视受众进行考察,打通社会学、审美学、文化学学科界限,从文化传统角度突出影视受众审美心理的民族特质,深入把握我国影视受众审美心理特征。《影视受众调查与研究》以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当前中国影视受众做出多角度、多层面深入的实证研究。特别是从2006年起,连续四年带领团队开展“影视文化与未成年人成长”调查研究,获得数据约200万个。深入调查北京和全国未成年人与影视媒介接触的行为特征,以及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学业、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社会化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增强影视媒体对青少年心理正面塑造作用等一系列可行性策略,为我国未成年人教育献计献策,中宣部、教育部、广电总局、北京市委等相关机构领导关注、调阅,获得各方面普遍认同。

第三阶段:提出“第三极文化”学术理念,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
       2009年,黄会林先生提出“第三极文化”学术理论。“第三极文化”,主要是针对当前世界文化格局而提出的战略性发展构想。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格局,从影响力来看,其主流大体可以认为有三极。其一,欧洲文化;其二,美国文化。中国文化凭借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可以被看做“第三极”。黄会林先生从定义、内涵、背景、特征、目标、实现途径等维度对“第三极文化”进行了深入性的思考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得到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围绕这一学术理念在科研和创作两大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此部分将在后文做专门介绍。

       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方面,黄先生付出的辛劳可以说是惊人的。执教56年来,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150人,其中半数以上已成为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和影视传媒界领军人物。

       黄先生在教书育人方面其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独特,富有创造性,在全国的艺术教育和影视传媒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个成果和一次次奖励,见证了黄会林先生学术生涯的不停歇。除已列举的代表性著作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影艺术》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400余篇,多次被转载、引用。

       获得的科研奖项有:全国教学图书优秀奖、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第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荣誉奖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项目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等级与数量在我国综合大学艺术学科中暂列首位。
       黄会林教授提出先进的学术理念,建构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面对社会文化发展重大需求,占据学术前沿,引领了影视研究的方向,被影视文化界公认为旗帜性人物。

三、对中国戏剧的突出贡献

1. 出身名门和战斗经历
       黄会林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大户人家。她高祖是颇具名望的清翰林殿阁大学士黄赞汤,祖母孙氏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孙家鼐的孙女。因此,黄会林经常被人说出身名门,但她总是纠正:“祖上是耕读世家,如今是戏剧之家”。
上世纪初,天津是中国北方文化艺术的先锋城市、戏剧的福地。黄会林五六岁时,父亲黄梅轩在天津明星影院做经理,后又担任南北剧社社长。影院是中旅剧社(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职业剧团)的演出基地,名重一时的唐槐秋父女、林默涵、周刍等常在那演出。与许多剧社的导演、编剧、演员有密切接触。他们经常聚在家中谈论剧本、演出,幼小的黄会林不知道大人们在讲什么,但觉得他们讲的东西很美妙,因此在心中埋下了一枚种子——长大了,我也要做这些有趣的事。
1948年,14岁的黄会林进入苏州最好的振华女中读书。在振华女中,黄会林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她不但经常参加一些爱国演讲会、辩论会,还经常进行爱国演出。不仅打小爱戏剧,黄会林的一生也像戏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还在中学读书的黄会林报名参加了志愿军,那年她只有16岁。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她一生。很多人问黄会林,为什么你总是精神很好?“我想,是抗美援朝战场和那些牺牲的战友,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复兴校园戏剧
       1982年,一部反映“文革”中被批判对象陈毅将军的电影《梅岭星火》成功上映,给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转过神来的老百姓带来了一阵清风。黄会林的爱人绍武和她正是这部具有轰动影响电影的编剧。也正是《梅岭星火》让她结识了戏剧界的泰斗夏衍。当时,夏衍从另一位文学史大师唐弢手中得到了电影《梅岭星火》的剧本。看完剧本后,夏衍立即给二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这个剧作是我最近看到的十几个本子中较好的一个,写陈毅同志的形象、气质、风采都很精彩”。这封信如今依然完好地保存在他们家中。夏衍的肯定让他们充满了创作的力量。此后,二人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以后,《故都春晓》、《彭德怀在西线》、《爱的牺牲》等一批话剧、电影剧本先后问世。作为一个创作者,他们的收成越来越多,但同时作为一个教育者,她不甘于墨守陈规,她的创新,不是细枝末节地改,而是大胆向新的空间尝试。在这点上,她更像个拓荒者。
       1985年,黄会林在北师大中文系主讲一门课——“现代戏剧研究”。“戏剧不能停留在舞台上”,老伴绍武的一句话开启了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到戏剧课后半期,黄会林布置了考试题:考试时可以答题,也可以交一个原创剧作。不到100人的课堂,创作热情很快被点燃了。学生最终交上了70多个剧本。这个时候,黄会林又有了新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排、自己导,把同学们的作品搬上舞台?”当时经济困难,学校更没有钱,只好由夫妇二人出钱,用8分钱一张的白纸,糊起来变成了一面墙,画出小院、家庭等舞台背景,最后选择考试周中间的周六开演,正式演出了四部戏。同学们问:“有人看吗?”黄会林说:“一个人看也算演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大环境都说中国戏剧要灭亡。没想到500座的演出教室爆满。走道里都是人,还有人和我们吵架说,为什么不给我票!”黄会林谈起那场演出记忆犹新,“演出开始前,天公不作美,空气异常闷热,室内温度眼看逼近40度。”他们担心很多邀请的戏剧专家可能来不了。出乎意料,专家们齐刷刷地到了。演出结束时,下了大雨,校园里积水太深,三位冒雨前来观看表演的戏剧专家只好扛着自行车回家。他们与黄会林热烈地谈论着大学生们的表演,大家激动不已,其中一位甚至提出“中国话剧不会灭亡”的口号,连夜赶写了文章。第二天,文章刊登在了报纸上。碰巧当时中国将在1986年举办“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全国的专业院团纷纷排演莎剧。中国戏剧家协会领导提议:“是不是能让学生们排个片段?”征求师生意见后,黄会林回答说:“要演就演全剧!”最终剧协同意让他们试试。很快学校决定要成立剧社。在命名时,黄会林提出:“田汉是校园戏剧的创始人,创立了南国社,中国自有戏剧当自南国始。仰慕田汉老、追随南国社,我们又在北京,就定名为‘北国剧社’吧。”北国剧社成立大会是在1986年1月10日晚上,当时北京人艺、青年艺术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专家都来了。著名艺术家黄宗江迟到了,一进门就问“剧协改在这儿开主席团会呢?”大家哄笑了。当时的戏剧泰斗曹禺为北国剧社亲笔题写了社训“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也送了“点燃世界,美化生活”八个字鼓励北国剧社。就这样,北国剧社,第一个写进中国话剧百年史的当代学生业余演剧社团诞生了。成立之初,黄会林夫妇从物色演员、组织创作和演出,到跑经费、忙剧务、请导演,事无巨细,什么都干。连她的研究生都说:“跟着黄老师,忙得团团转。”
付出总有回报。剧社成立当年,因莎翁之作《第十二夜》、《雅典的泰门》的出色演出,成为戏剧节上的一匹“黑马”,轰动了京城。“你们怎么可以演得这么好呢!”曹禺看完演出后对学生们说。北国剧社的4张莎剧演出照还被作为政府礼物送给了英国女王。北国剧社因为“成立早、起点高”、“戏剧实践趋于多种样式的表现形式”等特点,逐渐成为了业界公认的高校戏剧的“第一举旗手”。在黄会林夫妇的指导下,北国剧社的“标兵”地位一直延续到现在。剧社1995年排演《周君恩来》,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优秀话剧奖;1998排演《爱的牺牲》,获中国人口文化促进奖,2000年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并向全国播出,获得各方一致好评。2006年排演的话剧《枣树》再获“五个一工程”奖,就连专业话剧导演孟京辉也惊讶于北国剧社的表演。2011年排演的《最后的小丑》获得北京市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剧目奖。

3. 长期致力于戏剧理论研究与戏剧创作
       黄会林先生与绍武先生共同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领域专著与文章约330万字;合作创作电影、电视、话剧、小说、报告文学等约220万字;编集或主编出版约1480万字;共约2030万字。力求从影视戏剧创作实践中寻找学术发展的命题与理论建构的基点。创作电影《梅岭星火》、《彭德怀在西线》、大型人物专题片《窃火者之歌——夏衍九章》、电视片《冲寒松柏》、多幕话剧《故都春晓》、《爱的牺牲》、长篇小说《骄子传》、《黑洞•炼狱•流火——母亲三部曲》、《红军家族》、电视剧作《陷入绝境以后……》等,以创作实践与影视戏剧民族化理论观念相互连接、促动。

四、21岁的大学生电影节

       很多崭露头角的中国新锐电影人,都曾说对自己作品的第一次肯定来自大学生电影节。1992年,学校任命黄会林担任艺术系系主任,并创建影视学科。而此时的黄会林已经58岁,还有3年就退休了。初创时期,整个学科加上她这个系主任,也只有5名教师,基本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就在这个时候,创办一个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这个创意在黄会林和艺术系的教师们心中萌发了。最初的艰难不得而知,但让黄会林始料不及的是,凭着自己的“傻劲”和“执拗”,他们成功了。这一心血来潮迅速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响应。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们开始重新涌进学校的大礼堂,甚至在露天操场上重温儿时看电影的幸福时光。
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电影节已经举办了21届,影片的来源从国内逐渐走向国际。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恢复了进电影院的热情,他们中的很多人说,自己对电影的喜爱是源于学生时代的大学生电影节。与此同时,更多崭露头角的中国新锐电影人,如张建亚、霍建起、李少红、张扬、宁浩等一批导演,都曾说对自己作品的第一次肯定来自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块试金石。
黄会林说,曾经有一次颁奖仪式,导演冯小刚委婉地告诉那些因故不能出席的获奖者:“只要大学生邀请,就应该无条件地来。”这是电影业界对大学生电影节的莫大嘉许,他们意识到了大学生电影节授予的并非只是一座专业奖杯,而是代表了一个年轻的、活跃的文化知识群体对中国电影和电影人的关注与评价。谈起已过“成人礼”的电影节,黄会林坦言:“电影节可以说如我的孩子一般,如今她已经成人了。在成长过程中,她曾经很窘迫,举步维艰,也曾经被电影圈的光怪陆离迷离了双眼,如今她更是面临着中国电影亟需走出国门的期盼。成人了,更需要成熟的思考,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梦想

       细心的人会发现,只要黄会林出席公开场合,必定会穿着中式服装。在她看来,自己就应该是一个中国“符号”,这是在传播中国文化。黄会林的眼界不局限于国内,她心中有个更大的梦想,就是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可以成为、更应该成为世界文化的一极。中国电影是她熟悉的领域,她看准了电影能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最好“放大镜”。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乐观。黄会林师生针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所作的“2011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显示,“有超过1/3的外国观众一点也不了解中国电影,一半的人多少有一点了解,只有1/5的被调查者较为关注,而较为关注的多是日语、韩语和德语观众”,“最受欢迎的中国电影类型是功夫片和动作冒险”……
从那以后,黄会林每逢公开场合都会不遗余力地宣扬“坚守中华文化传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张。她目睹了中国当代文化缺乏足够的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所带来的一系列乱象。那时,她深刻意识到中国文化找不着北了。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何不正视各种文化乱象,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文化重新定一个坐标!这是黄会林头脑风暴的产物。很快,一个崭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第三极文化。何谓第三极文化?“我们提出的‘第三极’,取其‘端’、‘顶’之含义。如果认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为世界文化之两极,则中国文化可称为世界文化之‘第三极’。”黄会林如此解释。而彼时,与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尚相隔一年多。黄会林再一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找到了今后人生的“发力点”。“中国文化不能随大流,不能东施效颦,东施再努力也只能是东施。”鲜明的观点和犀利的语言,再一次让业界人士见识了这位优雅老人背后的深刻和执著。
她的想法也得到了国外文化界的积极回应。美国前总统卡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副总裁泰瑞、法国电影学院院长亚丁等先后来到北京,都与黄会林交流过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还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黄会林总说,她要走的路还很远,需要做的事还很多。中国文化的复兴亦是如此。

如今,由她担任院长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三年以来,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1.“看”。“看中国•中外青年影像计划”,已成功举办三届,在国内外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并已成为一个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品牌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外国青年电影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中国的质朴与繁华、古老与时尚,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截至2013年,研究院已组织来自美国、法国、韩国、俄罗斯、叙利亚等国43名青年,出色完成三届共43部“看中国”短片作品,共获得6项国际奖。该项目不仅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性播出,而且获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央电视台、环球网、搜狐网、土豆网、凤凰网等40多家中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其中,题为《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在《红旗(文稿)》(2014年第八期)杂志刊登,《中国故事如何实现国际化讲述——“看中国”中外青年短片计划带来的启示》在《求是(内参)》刊登,获得刘云山、刘奇葆、蔡名照等领导人的批示。

2. “问”。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问卷数据调研,是由我院根据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状况设计的,面向全球海外人士的数据调研,目的是调查、收集、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最终以电影为载体,研究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该调研已在2011—2013年连续进行三届,问卷涉及107个国家,43种母语的人群,得到近120万个参考数据。成果连续三年连载于核心期刊《现代传播》年度1、2期,填补了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量化评估的空白,并持续产生积极影响。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每年出版一部《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银皮书》撰稿人集结了国内顶级电影专家,他们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提炼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问题和对策。每年都有海内外三十多家主流媒体对调研成果进行大篇幅报道。

3. “论”。“走出去”与“请进来”国际学术论坛。每年举办两次以上关于“第三极文化”走向世界的国际学术论坛,包括“请进来”与“走出去”。
“请进来”: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邀请海内外专家相聚国内,围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展开主题演讲和分论坛讨论。已连续主办四届“请进来”国际论坛。出席的重量级嘉宾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已达百余位,他们就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主题进行热烈讨论,从历史与未来、经济与文化、政治与文化、东方与西方、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代等不同角度立体地审视文化,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等跨学科视角全面地解读文化,最终形成了百余篇重量级的学术论文,已出版3册“第三极文化论丛”。2014年11月28日,本院将主办国内第五届国际论坛,目前会议主题在征集中,预计邀请10位左右专家做主题发言,另请约50位专家参加分论坛,参会者200人左右。
“走出去”:连续两年组织国内专家奔赴海外主办学术论坛,与海外专家针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进行文化的沟通与思想的碰撞。2012年,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中美电影节”,并主办了学术论坛,和南加大(USC)、洛杉矶大学南加州分校(UCLA)等世界著名电影专家进行对话。对话的主题是中国电影如何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2013年10月,在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主办了第二次“走出去”论坛,在近四个小时的论坛中,中法专家的发言视角独特,内容精彩,法国专家称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中国学者的“豪华阵容”在法国举办的高水平、高规格的中国电影学术论坛。

4. “刊”。英文学术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简称ICCC)。和德国Springer科技传媒集团就联合出版英文学术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简称ICCC)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检索,ICCC是目前国际唯一关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英文学术期刊。研究院负责ICCC的编辑工作,每年出版两期,由黄会林教授担任主编,编委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南非、新加坡、丹麦、瑞典、瑞士、比利时、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对稿件进行盲审,以保证质量。第一期正在编审中,将在近期发行。

5. “创”。研究院创作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一部80万字的长篇小说《红军家族(前传)》(绍武、会林著)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希望可以给当代中国一个精神坐标,把作品中的革命精神和创造精神,进一步传递给青年人,为“第三极文化”早日登顶出一份力!完成电影剧本《司徒雷登》(田卉群编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夏衍杯创意电影剧本奖二等奖。完成电影剧本《国家利益》(傅红星编剧),获得北京市电影创作二等奖。近期,正在做关于邓小平访美的纪录片,暂名《旋风九日》(傅红星编導),是一部具有极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历史大片。目前,已得到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正式立项,联合国内外顶级创作团队和发行团队正式建组展开工作,计划2014年贺岁档在国内各大影院推出。

6. “会”。是指黄会林“第三极文化”基金(简称“会林基金”),目前已集资约450万元。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第三极文化”创立者黄会林先生命名的公益基金。宗旨是推动以“第三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着重于把“会林文化基金”打造成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的重要窗口、引领公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语录
●文化共性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敲门砖”,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引路石”。通过寻求文化共性,把个体层面的情感转化到集体层面,才能真正被世界所认可和接受。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有问题,这简直是舍本逐末。
●回想这些年来,一方面,中国的影视作品以一种近乎焦灼的心态渴望着世界的目光,虽则有过几次被西方吹捧的热潮,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另一方面,我们在影视艺术创作中所取得的富有价值的探索,大多时候并没有引起自身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提出“民族文化自觉”的关键。
●最大的财富就是学生,最大的遗产就是书。本来一个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走的那一天,有这样两个“最大”,就非常满足了。
●我对学生有三条要求:第一,受不了严格要求的可以另投名师;第二,做学生的一定要超过老师;第三条,要比尊重我还要尊重我老伴儿。
●今天的文化艺术创造者如果不能深入中国的土壤,开出的花朵就不会是本土的颜色;倘若不能把握中国的灵魂,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主流。
●文化缺失和精神缺钙是当今社会发展将面临的危险之一。
小传
  1934年,生于天津。
  1948年,入苏州振华女中读中学。
  195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军入伍,后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插班学习。
  1955年,保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58年,留校任教。
  1978年,创作完成《梅岭星火》剧本(绍武、会林合著)。同名电影于1982年上映。
  1985年,创作完成《彭德怀在西线》剧本(绍武、会林合著)。
  1986年,创立北国剧社。
  1992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
  1993年,创办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
  1995年,因北师大艺术系设立中国一个影视学博士点,成为全国高校影视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1996年,长篇小说《骄子传》(绍武、会林合著)获北京“五个一工程”奖。
  1999年,《夏衍传》(会林、绍武合著)获中国首届优秀话剧文学理论专著奖。
  1992年以来,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荣誉奖、北京第二届电影十佳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多项奖励。
  2009年,获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2010年担任北师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