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规范汉字表》刚刚报送国务院,就又走上了《辞源》修订主编的岗位,早已年逾古稀的她,就是这样不知疲劳、马不停蹄地为祖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奔走着。
她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语言文字学家、章黄学术重要继承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先生。
“自己的心里能否充容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尊重和顾惜,和守住自己民族文化精华的高度责任感?”这是王宁先生经常让学生反思的问题,同时也是她人生历程中的自我诫勉。
“找回民族的文化精华”
出身海宁名门望族的王宁,自小就受到强烈的传统文化薰陶。父亲是她的国学启蒙老师,从童年时起,就开始培养她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954年高中毕业的她,直接被保送到北师大中文系。大学校园生活刚一结束,便以支援青海教育的名义,踏上了那片让她终生都心系于此的高原,在青海师范学院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三年后,她又回到母校,师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先生,攻读研究生学位。跟随陆先生的三年,为她打下了初步的国学基础,使她在语言文字学理论和处理材料的能力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开启了她一生勤奋积累、自觉科研的道路。
1964年,研究生毕业的王宁,怀揣自己的远大抱负,重新回到青海。不料刚回去就赶上“四清”,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她在组织的安排下七下农村牧区。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在高原最贫瘠的山坳里,充斥在内心献身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那份激情,虽然被泼上了一瓢冰水,但被强化了的理想仍然时时在胸中翻腾,使她“不言放弃”的决心渐渐酝酿成熟。每次下乡,她总是选几册线装的《说文》或《十三经注疏》夹在枕头里带下去,然后是《史记》和《诸子集成》。为了看书,常常争取住马棚、厨房。但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这不啻是种冒险的行动。尽管万般小心,但有次偷偷看书时被房东和村干部发现了。她心里很紧张,但出乎意料的是,迎来的反而是心照不宣的保护和尊重的目光。房东家的小女孩还偷偷在她的油碟里加了两根灯捻儿,并用一块破毡挡住窗户;大队长还有意少让她干重活,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看书。
面对这些一年只有180斤原粮、土豆熬汤多加一把青稞面就算过年的善良农牧民,她被深深的震撼了,她曾回忆说:“自己读的那些书,农牧民们谁也不懂,但是他们希望我读,鼓励我读,帮助我读——自己已经得到一种真正属于祖国和人民的理解和默契: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找回她们的文化精华,这应当是我从事这个专业的更为根本的目的。”
正是在那个高喊“知识无用”、“古文化反动”的时代,她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正是在那些被饥饿和贫困笼罩着的山村里,那些不识字的父老乡亲使她的心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安定下来;正是在那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她在坚持不懈的研读中渐渐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发展趋势的明确认识。
她深刻领悟到:传统语言文字学讲究的是朴学精神,应当从现存的典籍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找回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
但她也明白,研究传统文化的学科,比起研究现实问题的学科,已经注定是“冷门”。能守着这个专业坚持到底的人,应该既是养成了踏踏实实治学态度和读书习惯的老实人;又是对民族文化有真正的感情,富有高度责任感,从而能用一颗火热的心为之献身的智勇者。
在阴冷的山谷里,夜听松涛呼啸,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否愿意忍耐寂寞?是否能够吃尽苦头?如果永远没有风风光光地传播这些优秀传统的机会,自己能否背负着“封资修”甚至“反动”的十字架,留在这个既属于过去,又应当属于未来的“寒冷”地带,通过教育,为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化的火种?她曾不止一次坚定地回答自己:“我愿意,也能够这样做。”
“师古而不复古,坚守而不保守”
正是在高原上获取的这股潜在动力,使她一生都能够忍受各种艰难、委曲、压抑,矢志不渝地坚守在传统文化的阵地上。
文革结束后,她曾被借调到文化部工作,但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钟爱,使她毅然放弃即将拥有的优越环境,重新回到陆先生的身边,担任帮助陆先生完成《训诂简论》的写作任务,并于1983年正式调入北师大,担任陆先生的学术助手。
多年的坚守,使她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民族文化是不属于个人的,它是若干代人共有的财富,践踏她、舍弃她、甚至冷落她,都是对人民的一种背叛;背离时潮,坚守故辙,这绝不是任性,更不是保守。
“师古而不复古,坚守而不保守”,这是她始终坚持的学术原则。她的一切学术活动,都是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找回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正是在这一信念的引领下,她一直致力于传统学科的现代化,努力使传统学科走向现代,面向社会。
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鲜明的现代意识,得益于陆先生的悉心指导和她自己的勤奋思考。早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她就体会到,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把握现象,从现象的分析解释跨越到对自己本民族语言的理性认识,再把这些理性认识放到普通语言学的大环境中去对照、去思考,这是一个认识升华的过程,是摆脱盲目从材料出发的烦琐、重复的一剂良药。从那时候起,她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重视理论的素养,培养自己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意识。
1985年,她与陆先生合写了《训诂方法论》,率先提出“训诂方法科学化”的主张。书中第一次对传统训诂学的方法原理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使用这些方法的操作程序,使缺乏理论原理、艰深难学的训诂学变得易于理解和便于应用,为训诂学走向现代起到了导引作用。
之后20年,她清理了训诂学的术语,阐发了训诂学的理论原理,在应用训诂学之外,创立了自成一家的理论训诂学,出版了专著《训诂学原理》,并倡导建设“基于训诂学的汉语词汇语义学”,使训诂学进一步与现代语言科学接轨。
在文字学方面,她继承章黄和陆宗达先生“说文学”的成就,吸收当代系统论的方法,从《说文解字》中发掘出“小篆构形系统”,并由此创建了以描写为主的“汉字构形学”,又吸收了启功先生关于汉字书写的主张,创建了“汉字字体学”和“书写汉字学”。
在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她运用这两门现代的汉字学基础理论,把汉字的整理与研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启动了数字化《说文》学、碑刻典藏与楷书实用文字整理、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试点)等大型数据库的项目,实现了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的手段更新和学科的文理交叉。
本世纪以来,她又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是已经发布的《中文信息处理用GB.13000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常用汉字部件规范》的第一列研制人,《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专家组组长;曾主持完成教育部重大公共项目“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一期工程)、文化部重点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知识内容文本策划”等重要任务;通过这一系列成果,完全改变了传统学科脱离社会、脱离应用的面貌。
“让文化更贴近普通人民”
在青海和农牧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感受到底层人民的淳朴,理解了他们的辛勤与贫穷,也目睹缺乏文化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悲惨命运。那些善良、质朴的形象一直充塞着她的内心。这段坎坷的高原经历,赋予了她永远和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感觉,成就了她质朴的学风和文风,培养了她对教育普及的高度责任感。就是在那片高原上,她曾立下誓言:“如果有一天,我还能从事自己的专业,我将去其艰涩,求其平易,让它尽量贴近普通人民。”
“中国有‘道不远人’的传统,把学问做得平易一点,接近普通人,让更多的人能懂,不是更好吗?”这是她常跟学生说的话。学问最高的境界是深入浅出,文章让人看不懂,那只能说明学问还没有通透。她经常告诫学生要像老一辈学人那样,读下去的是平实的文字,收获的却是沉甸甸的精华。
她特别关心语言文字学的普及工作,在《训诂学原理》的序言中,她说:“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普及是忽略不得的。一门学科一旦走入‘象牙之塔’再也走不出来而与社会隔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为了把汉字构形基础理论引进识字教学,她主编了供小学教师自考的教材《汉字汉语基础》,并在《中国教育报》上连载了《汉字构形学讲座》十二讲。她还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关注中小学语文老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材编写工作。她在担任高师面向21世纪教改指导委员会委员中文专业召集人时,定期参与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工作,主讲的两门课程,成为园丁计划骨干教师培训中被推荐的课程。她不断接受中小学教师的业务咨询,担任各地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主讲,并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理论水平高、富有前瞻性的论文,一直是转载引用率很高的教育科学成果。近20年,她还长期为港澳地区和新加坡等国家培训中小学中文教师,使中文的传播更加广远。
把高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起来,让学术服务于普通人民,是她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目标。
“老师就应该站在讲台上”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把自己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无限眷恋,转化为认真去选择和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教育责任感。
从教半个多世纪来,她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把教书育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作为自己最高的责任。她勤勉不倦、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名师等众多荣誉。
已经70多岁高龄的她,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繁忙的学术活动的同时,仍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每学期不仅给硕博士定期开设2-3门专业课程,还经常主动请缨担任本科生课程,多次主持试点全校性的人文文化课、文史哲交叉课和高等语文课。
作为一名享誉学界的专家学者,她仍然投入大量时间精心备课,这使得她的课常上常新,她也为此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常常工作到凌晨3、4点。她的学生打开邮箱,时常会发现老师的邮件是在凌晨发出的。07年她不慎摔伤,胳膊脱臼,但仍然缠着绷带为四个博士生指导论文,直到深夜。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因为我忙而不来找我,当你们来找我的时候,你们就是我的第一工作!”
王宁先生凭着对事业的敬重和科学的教学理念,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尊重。
在硕士的公选课上,她一站就是三个小时,学生请她坐着讲,她总是说:“一个老师,就应该站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在博士生培养上,她秉承着培养学术接班人、建立学术梯队的历史使命,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倾注了无数心血。她常常组织不同类型的讲座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
她指导的学生的研究方向是多样的,但总能高屋建瓴地指导不同的课题,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尤其是近几年在文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上,她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引入到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卓有建树,体现出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在学生心目中,她既是严格的,又是慈爱的。在学术上,她以严谨的态度指导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学术的使命与严肃。在生活上,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学生的成长与生活,常常掏出自己的科研经费,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 她常说:“现在的学生,以后大都也会做老师。我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我的学生也就会把心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走向现代的事业上,而不去逐潮、赶时髦而忘记自己的使命。这就是教育的精神。”
如今,我们依然在师大校园内,看到那个精神矍铄的背影,忙碌地穿梭在那一方天地中,奔向各个讲堂,把教育的热情与种子,撒播在这片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