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学风建设专题网站!
信息检索   
   

优秀团队和科学家

首页 >> 优秀团队和科学家 >> 优秀团队 >>  “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国家创新群体 2014-05-05   文章来源:本站  作者:本站

       创新群体以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为平台,以杨志峰教授主持的系列国家重大(点)项目为纽带,自然形成了瞄准环境水利与生态水利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创新研究群体,并不断发展壮大。

  群体成员有3至20余年合作经历,作为核心力量建成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使得我校环境/生态、工程学进入世界Top 0.5%机构(最新ESI排名),并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名列全国第一及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名列全国第二(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13)作出重大贡献。2003年入选北京师范大学首批科研创新研究群体,200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1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创新群体包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 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4名霍英东基金获得者等。群体学术带头人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志峰教授,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具有优秀的学风、极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群体成员以中青年为主,学缘结构合理,专业方向交叉,创新能力突出,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创新群体以“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核心,瞄准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领域,以“流域水生态过程机理和水环境效应机制”与“强烈人为活动下流域生态安全调控模式”为共同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在国内外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和独具特色的“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研究领域。
 

        近5年来,创新群体承担国家973项目和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水专项课题等90余项。群体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Energy Policy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TOP 论文100余篇。其中有52篇论文为美国权威科技媒体Vertical News正面报道,分别被认为从环境水利、环境模拟、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政策等前沿领域开展了极有意义的研究,对于该领域的知识更新、机理阐述及新视角的不断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有26篇论文列为Top 25 Hottest Articles。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教材)2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件。

        群体学术带头人杨志峰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组织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5次;作为Guest Editor,在Ecological Modelling等7个国际SCI期刊出版特刊8期;作为主编,创立国际英文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并在美国出版发行,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群体与国外多个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国际河流学会(ISRS)、国际环境信息学会(ISEIS)、国际生态模拟学会(ISEM)等学术组织建立长期协作关系。群体成员在国际会议上担任大会主席、分会主席和做大会报告10余次。
 

 

        取得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一)在流域水环境效应方面:针对我国河流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阐明了我国主要大河典型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揭示了高含沙水体中泥沙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影响机理,将泥沙对污染物影响规律的研究从“吸附过程”提升到“转化过程”并量化,发现泥沙中不易降解天然有机质的存在使耗氧性有机物测定值增大,提出了修正方法;研究了流域来水来沙条件与非点源污染的耦合效应,开展了不同流域尺度非点源污染的负荷量计算工作,发展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明确区分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程度,为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在流域水生态过程方面:针对我国流域生态需水短缺和严重退化问题,建立了流域生态需水阈值理论,弥补了生态需水单值不能满足不同生态保护目标的缺陷,解决了生态需水“量”的上下限和临界问题;系统提出了河口、河道、湖库、湿地、城市和旱地六类生态需水定量计算方法,填补了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空白,实现了城市、湖库、林地生态需水计算从单值到分级量化转变;从流域层面构建了生态需水分区与分类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同区域或流域生态需水时空差异性问题,确立了流域不同时空尺度生态需水标准设定方法,攻克了生态需水空间重叠计算难题,率先提出流域多尺度生态需水计算模型。

  (三)在流域生态安全调控方面:以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量化了流域中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化等高强度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从物质量和价值量角度解决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维育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流域水可再生性评价理论与方法,解决了水量、水质与水生态耦合评价的技术难题,支撑了生态需水的科学预留;提出了流域“三生”用水生态网络优化配置方法,克服了传统水资源配置难以融入水质和生态要素的技术障碍,支撑了生态需水的合理分配;发展了大坝工程对流域生态承载力影响评价方法,提出了平衡河流健康维持和人类需求保障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式,开发了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流域水足迹和虚拟水动态核算方法,实现流域生态需水的工程输水和非工程调控保障。

        研究成果指导了《第二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为首次将生态需水纳入水资源核算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设计了水生态保护、修复和重建的高、中、低方案,服务于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保障规划;制定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支撑了松花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果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促进了生态整治工程的落实;主持广州市、厦门市生态规划研究与实施方案设计,对环境保护部制订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技术成果成为示范标杆,推广到多个城市及区域。

        群体骨干成员介绍:

        杨志峰,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及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主编,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环境科学学报等副主编,Ecological Modelling、Ecolog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主流杂志特刊主编。第9届ISEIS、第18届ISEM、第3届ISRS等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四、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委员;国际环境信息协会生态信息分会主席;国际能值学会(ISAER)亚太地区分会总负责人;国际河流科学学会亚洲地区召集人。近年来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部,以第1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8件。

      沈珍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等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在国内外优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授权发明专利18件。

        崔保山,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学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Wetlands 副主编,Journal of Hydrodyn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生态学报等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在国内外优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授权发明专利8件。

        夏星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学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与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等多个国际刊物编委。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973”课题、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优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60余篇。